上海徐汇区6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掀起2025年城市建设新热潮

2025年2月13日,上海徐汇区迎来了新一年的重大工程建设热潮。这一天,徐汇区正式启动了65个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,这些项目涵盖了产业发展、民生保障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,为徐汇区乃至整个上海市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不仅数量众多,而且规模宏大,预计竣工面积将达到216万平方米,为徐汇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就在徐汇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前一天,上海市召开了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,宣布了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400亿元的目标,这一数字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。徐汇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区域之一,积极响应号召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,展现了徐汇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担当与作为。

此次开工的65个重点项目,是徐汇区经过精心规划和科学论证后确定的。这些项目不仅聚焦于徐汇区的五大功能区建设,还注重提升城市功能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改善民生福祉。在徐家汇功能区,徐汇区将加速推进太平洋百货和六百的改造项目,旨在打造国际消费地标,进一步提升徐家汇商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同时,东安健康科技城的建设也将助力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的发展,为徐汇区的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
西岸滨江功能区是徐汇区另一个重点发展区域。在这里,徐汇区将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实验室、西岸数智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将有力促进产城融合,解决住房平衡和交通出行问题,为西岸滨江功能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同时,徐汇区还将提速龙腾大道南延伸工程,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。

漕开发功能区作为徐汇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,此次也迎来了多个重点项目的开工。徐汇区将围绕高端制造业能级的提升,全力推进工业上楼等项目的落地。吉利、老凤祥等重点企业以及米哈游研发中心的启动,将为徐汇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不仅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产业能级,还将为徐汇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除了产业发展项目外,徐汇区还注重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。在民生领域,徐汇区将加大公共服务能力,推进公共卫生、教育和养老设施的布局优化。通过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确保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比如,张家弄等旧城区的改造项目,以及租赁房等保障房的增加,都是徐汇区在民生保障方面的重要举措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将有助于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,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。

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徐汇区将致力于实现“百园百路百里河”的全面品质提升。通过新建和改造绿地、街道和水环境整治等措施,推动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。今年,徐汇区将建成“百园之区”,新建西岸自然艺术公园(二期),改造康健公园等10余个绿地。同时,徐汇区还将推进100条“美丽街区”建设,统筹宜山路、漕宝路等主干道景观提升及背街小巷整治。完成120里河道治理,重点提升上澳塘、漕河泾港等景观河道水质,打造西岸滨江“世界级水岸”。

此次65个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,标志着徐汇区在新的一年里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热潮。徐汇区委、区政府将以此次开工为契机,进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步伐,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。通过系统集成和规划引领,推动资源高效利用、产业联动和功能提升。同时,徐汇区还将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,让厚重的历史积淀在城市更新的春风中绽放出崭新光彩。

展望未来,徐汇区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务实的举措,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、实现高效能治理。努力将徐汇打造成一个更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现代化城区,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贡献“徐汇范例”。